2015年12月25至27日,第七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举行。来自全国43所师范大学125名决赛选手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的帖昕曈同学(指导教师:占小红、丁伟、王祖浩)获化学组二等奖,在42名各师范大学化学科代表选手中名列第二,创我们在历届东芝杯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帖昕曈同学获得荣誉证书
“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是国家教育部与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理科师范教育领域开展的唯一合作项目,是培养理科师范生最权威最有广泛影响力的比赛。该赛事旨在深化推进“自主创新”理念,对中国教育事业、未来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08年起,比赛已成功举办六届,规模从最开始的12所参赛学校扩大到了目前的43所,参赛学生也从最初的每年2500名增加到了每年1万1千名左右,至今累计已逾有6万3千名学生参与了比赛,在中国国内多次掀起了教学技能创新的热潮。
本次比赛分为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科目组别,每个组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43所师范大学在校内预赛基础上每个学科挑选1名优秀学生参加决赛。比赛内容包括教案设计、即席演讲、模拟授课、现场提问等环节,每个科目组均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从全国各地选聘的7名专家担任评委,其中5名高校教师和2名一线中学教师。
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化学学科教学论老师组建了东芝杯备赛小组。在组长王祖浩教授的组织和安排下,开展了历时数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广泛吸纳对赛事感兴趣并具有一定教技水平的师范生参与进来,并以此扩大大赛在同学间的影响,体现以赛促练的积极作用。通过多轮的培训及筛选,最终确定两名参赛代表,其一主要针对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另一名选手将主要备战东芝杯。殷海燕同学在2015年12月5至6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化学组一等奖。
帖昕曈同学的选题(“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以及实际教学过程都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在短短的15分钟里,他以学生熟悉的纯铁的化学腐蚀引课,通过模拟酸性环境中的钢铁电化学腐蚀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现象、原理、本质和竞争关系,从而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钢铁电化学腐蚀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实验的创新、关注教学引导,让教学更具学科味,充分展现了华师学子的风采。
化学东芝杯获奖者帖昕曈与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团队与学生交流
我们一直把培养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最主要任务,着力推进师范生培养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此次化学院选手和备赛组老师经过长时间艰苦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获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既是对学院师范生培养机制和实际工作的最好检视,也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师教育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