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 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委员,“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十二五”分析化学特色强化重点学科负责人。他所领导的团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现主要从事分子及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绿色化工及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领域,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Anal. Chem.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150余篇,引用达8000余次,荣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在应用研究方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4项,已授权31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在国内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与合作基地6个,研制与开发产品40余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
唐波教授这次报告主要介绍了调控细胞功能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活性分子。课题组发展了高灵敏、动态、原位、多组分准确检测活性分子的技术,并深入剖析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唐波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其课题组主要的研究工作:(1)高灵敏度荧光探针;(2)动态、可逆荧光探针;(3)多组分检测荧光探针;(4)亚细胞区域定位荧光探针。
在唐波教授报告现场,大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唐波教授的研究内容充满兴趣,并与唐波教授积极沟通交流,踊跃提问。教授对每个问题都做了详细解答。本次讲座生动有趣,有理有据,给我们现场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灵感上的启发,也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开拓了我们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