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化学优秀学者学术系列讲座——宋家庆:大比表面积、大孔体积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7-01-04发布者:施婷婷浏览次数:351

宋家庆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199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北京大学纳米中心博士后出站以后于1997年加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事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开发了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高固含量制备工艺和液固结合制备REY分子筛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CDC。2008加入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新型分子筛合成和纳米氧化铝制备方面的研究。

氧化铝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FCC等化工反应中,然而我国工业生产中的氧化铝材料全部是采用进口材料。因此,如何能够实现自主工业化生产具有高性能的氧化铝材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针对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制备既具有大孔又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铝材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宋家庆教授在他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具有纤维状或者薄片状形貌的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堆积才有可能形成既具有大孔又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铝材料。在具体的合成过程中,采用SiO4-在薄水铝石表面吸附已达到控制生长的目的,使得氧化铝长成纤维状或者薄片状而非球形。另外,采用掺杂Si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氧化铝的热稳定性。这样合成得到的氧化铝材料在FCC催化过程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降低焦炭量,提高柴油的选择性。另外在吸附水中的F-或者刚果红等有害物质时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

现场师生就氧化铝材料制成工艺中的难点、技巧,以及氧化铝工业化上下游原材料的成本控制、量产前景进行了讨论。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