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明,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福州大学毕业,1992-2002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学习和工作。1997年获得东京都立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同年受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受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2008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1)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相互作用研究;2)空气负离子制备方法及其对促进健康作用的机理研究;3)超微弱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出版《化学发光基础理论与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等专著三部,发表研究论文388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5项。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责任编辑,J. Pharm. Anal.副主编, Current 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分析试验室》副主编,以及10多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林金明教授这次报告主要介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势,在临床诊断、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立高灵敏、高特异、高通量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在林金明教授报告现场,大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林金明教授的研究内容充满兴趣,并与林金明教授积极沟通交流,踊跃提问。教授对每个问题都做了详细解答。本次讲座生动有趣,有理有据,给我们现场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灵感上的启发,也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开拓了我们的眼界。